永利集团304am

永利集团304am
  • 首页
    1. 学校首页
    2. 学院首页
  • 永利集团概况
    1. 学院简介
    2. 学院领导
    3. 机构设置
    4. 规章制度
    5. 联系我们
  • 党建工作
    1. 制度汇编
    2. 基层组织
    3. 工会工作
  • 师资力量
    1. 教师名录
    2. 博士名录
    3. 荣休名录
  • 永利集团
    1. 规章制度
    2. 专业介绍
    3. 专业建设
    4. 教学教研
    5. 实践教学
    6. 审核评估
  • 学科科研
    1. 学科简介
    2. 研究平台
    3. 科研成果
  • 研究生教育
    1. 招生信息
    2. 导师队伍
    3. 制度方案
    4. 研究生苑
  • 永利集团
    1. 学工组织
    2. 荣誉展示
    3. 就业信息
  • 合作交流
    1. 国际交流
    2. 社会服务
    3. 石楠文学奖
  • 校友之家
    1. 校友名录
    2. 校友风采
    3. 校友动态

团学工作

    团学工作

    当前位置: 首页  -  团学工作  -  正文

    【三下乡】非遗歌谣点亮“文化养老”新图景 永利集团304am“桐音承梦”暑期社会调研团赴桐城开展实践调研

    作者:    时间:2025-08-03     浏览:

    近日,304am永利集团“青·传承”永利集团304am“桐音承梦”暑期社会调研团在桐城市龙山养老院进行实地调研,寻访老人们对桐城歌谣的记忆碎片,探寻大众对这一地方文化的认知深度,探索本土文化记忆、代际传承与“文化养老”三者融合的实践路径。

    “鼓儿一打咚咚响,兰花妹子你来听,今年花灯多热闹哟——”提及桐城歌谣,龙山养老院的老人自然哼起《花灯多热闹》的片段。调研团成员通过问卷、访谈等方式,探寻老人们对本土歌谣的认知深度、情感联结与传承期待。

    桐城歌谣专项调查问卷聚焦养老院老人对桐城派文学、民间故事及传统歌谣的认知度、接触路径与兴趣方向。统计显示,在20余位受访老人中,90%能清晰辨识“桐城派”的文学地位,对《打猪草》《六尺巷》等本土歌谣亦有明确记忆。“这些数据让我们看到,书面经典与口头歌谣虽然记忆形态不同,却共同扎在本土文化的根上,共同构成了桐城人的文化记忆。”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(3)班的刘雨谈及调研感受时说。

    “是否愿意参与文化主题康养活动?”“期待何种文化康养形式?”“能接受的活动频率是多少?”……桐城文化康养意愿问卷中的一连串提问,意外触碰到老年群体对本土文化的深厚情感。统计结果显示,超八成受访者明确表示“愿意尝试”将“桐城文化和桐城歌谣”主题融入康养活动,接受度远超调研团队预期。这些发现不仅为桐城文化的当代转化提供了实践路径,也为非遗传承与养老服务的创新融合注入了新思考。

    (图为团队成员在桐城市龙山养老院合照)

    走访过程中,调研团注意养老院正积极推动本土非遗文化走进老人生活,尤其是桐城歌谣这一承载集体记忆的艺术形式。“让老人哼唱几句桐城歌谣,再聊聊歌谣里的老故事。”养老院工作人员杭沁沁提到,这些浸润着乡土气息的旋律,不仅能充实老人们的闲暇时光,更在无形中成为唤醒共同文化记忆的温暖纽带。

    (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龙山养老院工作人员杭沁沁交流)

    “桐音承梦”暑期社会调研团负责人、2024级中国语言文学类(4)班的喻定月总结道:“尽管受个人因素和时代环境影响,少数老人对桐城文化的认知稍显模糊,但绝大多数受访者不仅熟知本土文脉,谈及桐城派的文章风骨、桐城歌的鲜活韵律时更如数家珍。这足以说明桐城文化在老一辈心中仍扎有深根,‘文化养老’大有可为。”

    这场关于歌谣与养老的探索,既是对桐城歌谣的一次“打捞”,更是为“文化传承”与“民生服务”的融合提供了重要启示。团队将继续以实地调研为抓手,深挖桐城文化资源在康养领域的价值,推动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、共生长。(撰稿:李璠 陶若熙 摄影:张芝溶 审核:方蓬)


    下一篇:【三下乡】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永利集团304am实践团赴怀宁调研蓝莓销售新路径

    版权所有:304am永利集团(MACAU)官方网站-Official Website 

    联系地址: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28号

    邮政编码:246011 联系电话:0556-5500960